全国服务热线:
13888468458
集工程咨询、设计、施工、系统调试、环保监测、设施运营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专业化环保企业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在综合施策

2022-11-18 09:51
分享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广、整治难度大,需要政策保障、机制创新,需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需要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可以说其过程也是一个为乡村“净身洗礼”的过程。只有把“面子”和“里子”结合起来,通过给环境“洗脸”、为素质“洗礼”、对产业“洗牌”三个方面,统筹推进、标本兼治,切实做到“整”有章法、“分”有活力,全面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有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才有气象万千的美丽中国。

给环境“洗脸”,坚持多措并举

当前,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状况不平衡,最直观的体现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差距大,行路难、如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等问题较为突出。要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全方位多举措整治。

垃圾清理是当务之急。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横流屡见不鲜,卫生死角随处可见是众多农村普遍存在的环境顽疾,严重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因此,垃圾清理是首要任务。要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担,下大力气开展地毯式垃圾清理行动,彻底清除积存农村垃圾,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垃圾清理不当也会后患无穷,要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以“集中歼灭+长效维护”打赢垃圾清理攻坚战。

推行污水处理刻不容缓。比如,传统的农村其污水大多来自非规模化畜禽养殖、生活垃圾、生活用水等,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危及地下饮用水资源质量。加快农村污水处理厂建设成为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一大关键。现阶段,相当一部分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处于规划阶段,必须加快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村庄延伸覆盖,实现农村污水治理基本覆盖。同时,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下,要用与乡村振兴发展相匹配的标准去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综合考虑污水处理与湿地保护、景观特色、文化宣传、基础设施建设、休闲旅游相融合,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多位一体的综合休闲活动中心,实现污水治理的最大收益。

厕所革命势在必行。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在农村如厕难问题不仅是众多游客的呼声,更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一定程度反映了我们农村发展的文明程度。因此,在改厕革命过程中,技术上要把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与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项目紧密结合,提高厕所污水管网接入和资源化处理能力;建筑风格上要注重考虑风土人情、地域特点、农民接受程度和旅游需求,同时添加卫生间和创新元素综合功能,如提供可上网、充电等功能的综合休息服务空间,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和旅游服务品质。

提升村容村貌是发展所需。洗干净脸自然就要裁衣装扮了,提升村容村貌可以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穿衣”工程,要全力而为,更要各具特色。要找准地域特点,结合本土特色从绿化美化亮化、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出发,不断强化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群众居住舒适度,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为素质“洗礼”,打造宜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仅靠基层政府代替包办就可以解决的,如果政府负责“搭台”,那么“唱戏”就要靠广大村民。然而在大多数农村地区,村民的综合素质并没有跟随人居环境的提升、经济条件的改善相应提高,因此,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离不开对村民素质的“洗礼”。

加强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村民既是农村的受益者,也是农村的建设者,没有村民的参与和维护,投入再多的真金白银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听取民意是树立群众主人翁意识的一个重要方式。要广泛动员广大群众投身村居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形成村居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风气。

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生产方式和良好生活方式是影响农村环境的直接方式。一方面,要结合社会文明大行动,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举措、要求、共识、成果写入村规民约,顺势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种养方式,探索绿色养殖模式,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要改变家庭畜禽散养方式,引导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防止畜禽产生的污水和粪便成为农村污染源。

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是维持村居环境整治成效的长久之计。基层政府要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好家风、好家训”、道德讲堂、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系列活动,以文明创建活动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为农村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

对产业“洗牌”,确保生态环境治理常态化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终目标是实现农村美丽,美丽乡村需要经济支撑,因此,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实现以“富”带“美”,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形神兼备”,确保治理成果常态化、长效化。

以扶持农业产业为切入点,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农业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和命脉,是农村一切生产生活的首要条件,而靠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是众多农村的现状,这也是实现基层政府、企业、农村互惠互利的一个良性渠道。所以,要以壮大农业产业为突破口,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农业产业规模化聚集效应,以产业发展辐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点带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以丰富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为人居环境注入灵魂。旅游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相辅相成的,好的环境能宜游宜养宜居,乡村旅游发展能有效推动农村环境改善,而融入文化元素,更是为美丽乡村注入“灵魂”。古村落、古建筑、古民俗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是海南众多农村具备的发展优势,这也恰恰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元素。因此,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兼顾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要认真梳理村庄文脉资源,把文化符号、文化传统、文化古迹与人居环境整治重点结合起来,融入乡村旅游业,在旅游产业发展、环境风格塑造上彰显本土文化特色,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整治相辅相成,融合发展。

以多元化产业发展为根基,为人居环境添动力。真金白银是保障人居环境整治的物质基础,仅仅依靠单一的产业不可能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对此,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就要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探索以村集体经济或“企业+合作社+村民”等方式,构建和延伸农业“接二连三”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如运用“互联网+”模式与绿色农产品、特色民宿、农事体验、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相融合,逐渐形成多元新业态、服务业主业化、农业副业化发展趋势的产业模式,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厚植经济资本,最终实现经济支撑农村美丽。


全国服务热线
13888468458